一、溫度傳感器概述:
該系列溫度探測器抗干擾性強,與ASF600系列帶測溫功能的監控器配合使用,適用于開關柜引出先、電纜接頭、接線盒溫度檢測:電氣設備(開關柜、變壓器)箱內、箱體溫度檢測;橋架隧道電纜溫度檢測及其他各種可能存在電氣火災隱患的場所和惡劣環境的現場溫度測量。
應以探測電氣系統重點部位異常發熱為基本原則,宜設置在建筑物內高壓系統的變壓器柜、電容補償柜、整流柜、轉換柜等重點發熱部位。宜有選擇地探測1000A以上電纜接頭、電纜本體、開關觸點等部位。
被探測對象為絕緣體、或金屬殼體已可靠接地時,宜將探測器的測溫探頭直接固定在被探測對象的表面,采用接觸式布置。也可間墊云母絕緣片固定在導電體表面。探測配電柜內部溫度變化時,測溫探頭可釆用非接觸式布置,但應盡量靠近發熱部件。
二、安裝位置:
1、將溫度探測器安裝于配電柜、配電箱箱內,通過ASF600系列監控探測器直接讀取柜、箱內溫度。
2、將溫度探測器固定于被測部件表面。
三、功能及特點:
1、主要用于E電柜、配電箱箱內、控制電器殼體等溫度的檢測,同時還可以對對母線,線槽的溫度進行監測。
2、溫度測量范圍:0~150℃
3、測量精度:±1℃
4、與ASF600系列監控探測器配合使用。
5、測量精度高,抗干擾能力強。
6、信號傳輸距離10m,標準線長1.5m
7、符合國家標準
方案一、普通電流互感器型1路三相監控接線說明:
端口圖片如下:
1-3端口:DC24V工作電源,由主機或24V開關電源提供;
4-5端口:外部消防聯動輸入;
6-7端口:CAN通訊與主機相連;
8-9端口:A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0-11端口:B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2-13端口:C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4-17端口:三相四線接入(X相不能接錯);
22-23端口:無源點,報警或者報警輸出;
方案二、普通電流互感器型2路三相接線說明:
端口圖片如下:
1-3端口:DC24V工作電源,由主機或24V開關電源提供;
4-5端口:外部消防聯動輸入;
6-7端口:CAN通訊與主機相連;
8-9端口:A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0-11端口:B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2-13端口:C相電流/電流互感器接入;
14-17端口:常用三相四線接入(N相不能接錯);
22-23端口:無源點,報警或者報警輸出28-31端口:備用三相四線接入(N相不能接錯)。
方案三、電流互感器一體型1路三相監控接線說明:
端口圖片如下:
1-3端口:DC24V工作電源,由主機或24V開關電源提供;
4-5端口:外部消防聯動輸入;
6-7端口:CAN通訊與主機相連;
10-13端口:A/B/C相電流互感器接入,13端口為公共端;
14-17端口:三相四線接入(X相不能接錯);
22-23端口:無源點,報警或者報警輸出;
方案四、電流互感器一體型2路三相接線說明:
端口圖片如下:
1-3端口:DC24V工作電源,由主機或24V開關電源提供;
4-5端口:外部消防聯動輸入;
6-7端口: CAN通訊與主機相連;
10-13端口:A/B/C相電流互感器接入,13端口為公共端;
14-17端口:常用三相四線接入(X相不能接錯);
22-23端口:無源點,報警或者報警輸出 28-31端口:備用三相四線接入(X相不能接錯)。
注:
1、消防電源監控系統施工工藝流程圖:
2、消防電源監控系統工作狀態指示說明:
指示燈:
常電指示燈:常用電源指示(亮:有電:暗:無電)。
通信指示燈:監控主機通訊正常,指示燈閃爍。
過欠壓指示燈:監控回路的工作電源電壓超出設定范圍,指示燈亮。
過流指示燈:監控回路的工作電源電流超出設定范圍,指示燈亮。
備用指示燈:備用電源指示(亮:有電;暗:無電)。
缺相指示燈:監控回路的三相電壓中任意一相缺相,指示燈亮。
斷電指示燈:監控回路沒電源,沒上電,指示燈亮。
報警指示燈:監控回路工作電源有過欠壓、過載、缺相等故障,指示燈亮。
按鍵:
設置鍵:按下此鍵可進入密碼輸入和參數設置。
上翻鍵:按下此鍵可進行菜單翻頁和數字加運算,長按:加快速運算。
下翻鍵:按下此鍵可進行菜單翻頁和數字減運算,長按:減快速運算。
確定/消音鍵:報瞥后按下可消音,設罝狀態下按下可保存修改的內容。
自檢鍵:按下此鍵系統作自檢處理。
復位鍵:按下此鍵可復位本機。
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施工工藝流程(附帶接線圖)
一、工藝流程:
施工前準備工作—配管及布線一監控器安裝一傳感器安裝一系統接地一調試一系統培訓及交付使用
二、施工前準備工作:
1、系統的施工必須由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施工單位承擔。
2、系統的安裝必須由專業人員進行。
3、系統的施工,應按照批準的工程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進行,不得隨意變更。確需變更設計時,應由原設計單位負責更改并經圖審機構審核。
4、系統的施工應按設計要求編寫施工方案,并經監理單位批準。施工現場應具有必要的施工技術標準、健全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并應按附錄B的要求填寫施工現場質量管理檢查記錄。
5、系統施工前應具備下列條件:
1)設計單位應向施工、建設、監理單位明確相應技術要求;
2)應具備系統圖、設備布置平面圖、接線圖、安裝圖以及必要的技術文件;
3)系統設備、材料及配件齊全并能保證正常施工;
4)施工現場及施工中使用的水、電、氣應滿足正常施工要求。
6、系統的安裝應按下列規定進行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1)各工序應按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應進行檢查,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2)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交接時,應進行檢驗,并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方可進入下道工序;
3)施工過程中,施工單位應做好隱蔽工程驗收、絕緣電阻和接地電阻檢驗、系統調試及設計變更等相關記錄;
4)系統施工過程結束后,施工方應對系統的安裝質量進行驗收;
5)系統安裝完成后,施工單位應按規定進行調試;
6)施工過程質量檢查和驗收應由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人員完成;
7)施工質量檢查和驗收應按附錄C的要求填寫。
7、建筑物產權所有者應建立保存系統內每個傳感器的安裝及試驗記錄。
三、設備、材料進場檢驗:
1、系統施工前,應對設備、材料及配件進行進場驗收,進場驗收應有書面記錄和參加人簽字,并經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簽字確認;未經進場驗收或驗收不合格者不得使用。
2、設備、材料及配件進入施工現場應有清單、使用說明書、質量合格證明文件、國家法定質檢機構的檢驗報告等文件。系統中的強制認證(認可)產品還應有認證(認可)證書和認證(認可)標識。
3、系統的主要設備應是通過國家認證(認可)的產品。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和標準規定。
4、系統中非國家強制認證(認可)的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應與檢驗報告一致。
5、系統設備及配件表面應無明顯劃痕、毛刺等機械損傷,緊固部位應無松動。
6、系統設備及配件的規格、型號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布線:
1、系統的布線,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電氣裝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的要求。
2、在管內或線槽內的穿線,應在建筑抹灰及地面工程結束后進行。在穿線前,應將管內或線槽內的積水及雜物清除干凈。
3、系統應單獨布線,系統內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的線路,不應布在同一管內或線槽的同一槽孔內。
4、導線在管內或線槽內,不應有接頭或扭結。導線的接頭,應在接線盒內焊接或用端子連接。
5、敷設在多塵或潮濕場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連接處,均應作密封處理。
6、管路超過下列長度時,應在便于接線處裝設接線盒:
1)管子長度每超過30m,無彎曲時;
2)管子長度每超過20m,有1個彎曲時;
3)管子長度每超過10m,有2個彎曲時;
4)管子長度每超過8m,有3個彎曲時。
7、管子入盒時,盒外側應套鎖母,內側應裝護口,在吊頂內敷設時,盒的內外側均應套鎖母。
8、在吊頂內敷設各類管路和線槽時,宜采用單獨的卡具吊裝或支撐物固定。吊裝線槽的吊桿直徑,不應小于6mm。
9、線槽的直線段應每隔l.0m?1.5m設置吊點或支點,在下列部位也應設置吊點或支點:
1)線槽接頭處;
2)距接線盒0.2m處;
13、同一工程中的導線,應根據不同用途選擇不同顏色加以區分,相同用途的導線顏色應一致。電源線正極應為紅色,負極應為藍色或黑色。
五、監控器的安裝:
1、監控器在墻上安裝時,其底邊距地(樓)面高度宜為1.3m?1.5m,其靠近門軸的側面距墻不應小于0.5m,正面操作距離不應小于1.2m;
2、落地安裝時,其底邊宜高出地(樓)面0.1m?0.2m。且滿足以下要求:
1)設備面盤前的操作距離:單列布置時不應小于1.5m;雙列布置時不應小于2m;
2)在值班人員經常工作的一面,設備面盤至墻的距離不應小于3m;
3)設備面盤后的維修距離不宜小于lm;
4)設備面盤的排列長度大于4m時,其兩端應設置寬度不小于lm的通道。
3、監控器應安裝牢固,不得傾斜。安裝在輕質墻上時,應采取加固措施。
4、引入監控器的電纜或導線,應符合下列要求:
1)配線應整齊,避免交叉,并應固定牢靠;
2)電纜芯線和所配導線的端部,均應標明編號,并與圖紙一致,字跡清晰不易褪色;
3)端子板(或排)的每個接線端子,接線不應超過2根;
4)電纜芯和導線,應留有小于200mm的余量;
5)導線應綁扎成束;
6)導線引入線穿管后,在進線管處應封堵。
5、監控器的主電源引入線嚴禁使用電源插頭,應直接與消防電源連接;主電源應有明顯的永久標志。
6、監控器的接地(PE)線應牢固,并有明顯永久標志。
7、監控器內部不同電壓等級、不同電流類別、不同功能的端子應分開,并有明顯標志。
8、主要消防設備接線圖:
六、傳感器的安裝:
1、傳感器安裝應充分考慮供電方式、供電電壓等級。
2、傳感器與裸帶電導體應保證安全距離,金屬外殼的傳感器應有安全接地。
3、禁止在不切斷電源的情況下安裝傳感器。
4、同一區域內的傳感器宜集中安裝在傳感器箱內,放置在配電箱附近,并預留與配電箱的接線端子。
5、傳感器(或金屬箱)應獨立支撐或固定,安裝牢固,并應采取防潮、防腐蝕等措施。
6、傳感器的輸出回路的連接線,應使用截面積不小于1.0mm2的雙絞銅芯導線。 并應留有不小于150mm的余量,其端部應有明顯標志。
7、當不具備單獨安裝條件時,傳感器亦可安裝在配電箱內,但不能對供電主回路產生影響。應盡量保持一定距離,并有明顯標志。
8、傳感器的安裝不應破壞被監控線路的完整性,不應增加線路接點。
9、交流電流互感器尺寸及接線圖
七、系統接地:
1、交流供電和36V以上直流供電的消防用電設備的金屬外殼應有接地保護,其接地線應與電氣保護接地干線(PE)相連接。
2、接地裝置施工完畢后,應按規定測量接地電阻,并作記錄。
八、消防設備電源監控系統示例圖:
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典型方案接線示意圖:
安沃電力購物須知: